2025年,江西专升本招生格局最显著的变化是公办院校招生名额大幅减少。数据显示,共有16所公办院校缩减了招生计划,其中5所直接停止招生。这些停招院校包括:南昌师范学院、景德镇陶瓷大学、江西农业大学、赣南医科大学和赣东学院。
除了完全停招的院校外,多所知名公办高校的招生策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华东交通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在2025年均仅保留“大国工匠计划”,不再参与普通专升本计划招生,导致两校分别缩招1140人和1000人。
因此,2025年江西专升本招生情况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调整特征:
①公办院校大幅缩招:24所公办院校总计招生10755人,对比2024年的16750人,减少5995人,降幅超过35%。
②独立院校小幅缩减:7所独立院校招生5500人,对比2024年的5846人,减少346人。其中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完全停止招生。
③民办院校大幅扩招:11所民办院校招生20631人,对比2024年的14522人,增加6109人,增幅超过42%。
这种“此消彼长”的态势意味着,专升本考生的选择空间正向民办院校倾斜,上岸公办院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。
缩招背后的趋势解读
①招生结构优化:部分公办院校逐步退出普通专升本招生,转而专注于“大国工匠”等专项计划,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。
②资源重新分配:高等教育资源可能正进行重新配置,公办院校更多地向普通高考招生倾斜,而专升本教育则更多地由民办院校承担。
③多元化招生模式:2025年江西专升本呈现出多元化招生模式并存的格局,包括普通计划、大国工匠计划、联合培养计划等,为不同特点的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。
面对缩招,考生如何应对?
①科学规划志愿:应形成“冲-稳-保”的志愿组合,可以包括少量竞争激烈的公办院校、一些招生规模较大的公办院校(如赣南师范大学2025年招生2390人,位居公办招生榜首)以及部分优质民办院校。
②关注专项计划: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重点关注“大国工匠计划”等专项计划,这些计划竞争相对较小,且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考核。
③提升综合竞争力:在招生名额整体收紧的背景下,综合素质高、专业技能强的考生更具优势。备考过程中,应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。
江西专升本招生政策的调整,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。对考生而言,挑战与机遇并存。了解招生形势、合理评估自身实力、科学制定备考策略,才是成功上岸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