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小编给大家分析2025 年江西专升本公办院校招生人数的变化情况,从数据里找趋势,为大家的26年升本之路保驾护航。
公办院校招生人数的整体走向:2021-2023公办招生规模相对平稳,维持在 “1.9 万 +”,2025 年缩减至10755 人,且多所院校停招!公办院校的专升本名额变得更加 “抢手” 。
其中,近五年扩招最多的是赣南师范大学:2021 年只招 160 人,2025 年招 2390 人,5 年增长超 14 倍!
缩招最多的有:华东交通大学、九江学院,从21年的2000-3000招生名额,25年缩减至100人左右。
招生较稳定的院校:萍乡学院(21-25 年维持在 500 人左右),井冈山大学(除了21年和23年,基本都在2000+)
| 25年公办院校招生增减情况 | |||||
| 序号 | 招生院校 | 25招生总人数 | 24招生总人数 | 增减情况 | 备注 |
| 1 |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| 50 | 50 | 0 | 24、25年都仅招工匠 |
| 2 | 华东交通大学 | 120 | 1260 | -1140 | 仅招工匠 |
| 3 | 江西财经大学 | 330 | 1390 | -1060 | 其中工匠计划90人 |
| 4 | 南昌航空大学 | 1020 | 900 | 120 | 其中工匠计划240人 |
| 5 | 井冈山大学 | 2000 | 2574 | -574 | |
| 6 | 赣南师范大学 | 2390 | 743 | 1647 | |
| 7 | 豫章师范学院 | 1000 | 100 | 900 | |
| 8 | 宜春学院 | 120 | 500 | -380 | |
| 9 | 新余学院 | 300 | 1200 | -900 | |
| 10 | 上饶师范学院 | 150 | 150 | 0 | |
| 11 | 景德镇学院 | 1200 | 1200 | 0 | |
| 12 | 东华理工大学 | 200 | 1200 | -1000 | 仅招工匠 |
| 13 | 赣东学院 | 0 | 200 | -200 | 25年不招生 |
| 14 | 赣南医科大学 | 0 | 200 | -200 | 25年不招生 |
| 15 | 江西警察学院 | 400 | 200 | 200 | |
| 16 | 江西理工大学 | 405 | 623 | -218 | 其中工匠计划40人 |
| 17 | 江西农业大学 | 0 | 540 | -540 | 25年不招生 |
| 18 | 江西中医药大学 | 60 | 310 | -250 | 仅招工匠 |
| 19 | 景德镇陶瓷大学 | 0 | 830 | -830 | 25年不招生 |
| 20 | 九江学院 | 90 | 100 | -10 | |
| 21 | 南昌工程学院 | 190 | 200 | -10 | |
| 22 | 南昌师范学院 | 0 | 1200 | -1200 | 25年不招生 |
| 23 | 南昌医学院 | 230 | 630 | -400 | |
| 24 | 萍乡学院 | 500 | 450 | 50 | |
| 合计 | 10755 | 16750 | -5995 | ||
一、公办缩招背后的趋势解读
1、招生结构优化:部分公办院校逐步退出普通专升本招生,转而专注于“大国工匠”等专项计划,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。
2、资源重新分配:高等教育资源可能正进行重新配置,公办院校更多地向普通高考招生倾斜,而专升本教育则更多地由民办院校承担。
3、多元化招生模式:2025年江西专升本呈现出多元化招生模式并存的格局,包括普通计划、大国工匠计划、联合培养计划等,为不同特点的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。
二、面对缩招,考生如何应对?
1、科学规划志愿:应形成“冲-稳-保”的志愿组合,按照公办→独立→民办顺序及院校录取分数线情况,依次合理填写志愿,避免浪费自身分数。
2、关注专项计划: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重点关注“大国工匠计划”“获奖学生”“脱贫家庭”专项计划,这些计划相对普通计划竞争较小,能够有效提升上岸率。
3、提升竞争力:在公办招生名额整体收紧的背景下,想要顺利上岸,要么努力学习提升分数,要么提升专业技能参加比赛。
4、盯紧院校历年数据:别只看 2025 年,要对比近 3-5 年趋势,判断院校是 “扩招”“缩招” 还是 “稳定输出”。
5、多院校备选:别死磕一所院校(尤其是 “停招”“暴跌” 的校),公办、民办可搭配备选,扩大上岸概率。
6、跟紧政策动态:专升本政策、院校招生计划每年可能变,及时关注官方通知,提前做好复习和报考规划。
